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如果只是一群人但无法让事情完成或把事情弄得更糟,那就不是团队。人多,若没有规律,便成乱七八糟。有些人忙到翻天覆地,有些人翘脚休闲,那也不是团队。我把我的事做好,别人没做好是他的事,那也不是团队。团队讲的就是使命/任务第一,团队第二,个人第三!若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也不是团队!
虽说这样,团队无需硬绷绷,团队是充满人情味的,怎么说我们还是人!
我说说我的经历。我在2005年加入了我校的红新月会。加入的第一年,就发现虎头蛇尾,年头活动还不错,到了中旬的时候就没有活动了,整个团体变得冷冷清清。其实是交棒后就没活动了,新的一群人没办法团结起来,当中出了什么问题我也不知道,因为我还只是一个普通会员。
第二年,我当上小队副队长,但整年没有作为,不是我不做,而是没活动!主席放着学校不管,其他的人造反,乱七八糟。全年的会员活动共三次,五根手指就数完了。这不只是主席的责任,这是全部人的责任!副主席因为不满职位分配而不见人影,其他团员没有方向,但主席又无法让他们跟从命令,因为他们认为主席不负责任,一直往外跑。这都是很多的误会、误解、自我造成的问题。我们小队队长及副队长无权干涉,我们没不被授予权利,只能旁观,就如隔岸观火。只是人与人的合作,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第三年,交棒仪式照样进行,但真正应该传的东西并没传下来,很多知识、技巧都随着一棒接一棒而消失了。这些东西消失不会直接反映出问题来,问题会在延后的几年才会出来,因为今天没把东西教好,是等到被教的人接棒才会出大问题,因为他们什么都不会,不晓得团队精神是什么。我在第三年当上了委员,活动策划长,但说真的我毫无概念。我非常有热情、魄力要把事情办好,但就是有心无力,有些东西就是不会也不会问。整年下来,份内的事并没有做得很好,但其余的参与度以及其他需要帮忙的地方也帮上了。这年有些起色,比起之前简直好多了!团队内还是有懒惰鬼,只注重个人的人,只有我们几个激进份子在做事。拿学业来做借口的人很多,我校的13A1也是(希望他别看到这文章。我是老板的话,我不要这样的员工!),但他还不是最糟的,而且有好几个。有时我觉得学术成绩好并不代表出社会真的能够用,也难怪雇主说找不到雇员,大学生失业率又不低。学术成绩固然重要,有些能力是书本内学不到的。
第四年,当上了主席。我觉得我并没有发挥到什么,也不算很厉害,但能够当上主席的人选也不多,所以才让我当上的吧?我是这样认为,我不认为我真的很好。我自愿说我乐意负责任,并尽我所能把事做好。开始时,我连站出来说话都不会,不懂要说什么,也有些害怕。第一次带领所有委员不是在我当上主席时,而是年头,还没交棒前。我负责招生活动,当时的情况我还记得。我那天魂不守舍,在会议中心不在焉,突然被叫到,然后要我接手这个活动。站起来,手上拿着资料,但不懂从何说起。从中学习,接下来我召开的会议就稍微有些起色,但是我不敢发威,因为没有权力在手。大家在听你说,但就是感觉到他们不会随从你。当上主席后,我就开始发威。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也不懂怎么做,就靠我的思考能力去做事。的确,一个人做事比较称心如意,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宁要100个人的1分,也不要1个人的100分,一个人做事真的很辛苦,一个人的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情没办法完成。一开始大家都是怕你,才听话,但久了就知道,别人会在你后面做些小动作。我们自己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做事方式,领导人叫你跳你就蹲,叫你坐你就站,不是不跟从命令,而是有时真的不能只是跟从。每个人对团体都得负责任,领导人也不是万能(领导人不是管理罢了,不是叫你跳你才跳,而是要你自己跳!)。我都是靠摸索学习,团队的人数越来越少,不愿意做事的人,再多也没用,有量没有质,我不后悔这样做,这样做才有后来坐在同一条船上的团员,但真正愿意付出的团员,并不是强硬逼出来的。我去年车祸后开始改变我的作风,软硬兼施,开始跟他们谈得来,了解他们的习性。在团体里是很好的伙伴,在外面是很好的朋友。有很多细节我没办法解释,也说不出来,从不太正确的领导方式转换过来到比较正确的方式,会让大家共进退,真的不是我说的那么顺理成章。要知道就去做!很多人会抱怨说制服团体学不到东西,说什么团队不好学不到东西(在团体我曾听过),都是别人的问题,从来不想去改变自己。做领导人的条件其实只是愿意付出多一点,对自我的要求高一点,纪律好一点(不是守规则,做好学生那个纪律,而是计划后要执行!),不需要什么先天条件。我在第三年,连带小队都在抖,因为第二年没带过。我不懂如何表达,我站在人群就抖得很厉害。
第五年,交棒仪式。我们把一部分失传的知识与技能找回来了,但很多还是没办法找回(其实也是我们能力不足,而且跟前辈们不合,跟他们不合是非常吃亏的一件事)。我在第四年年尾执行了特训,就是把这些东西教下去。教课其实是另一项表达能力的训练。问题就出来了,我没办法把我领导的能力交下去。现在的那个团队(我的下一代),以我的要求来说是蛮不好的,但他们明年就要交棒。他们做事没有程序、没有魄力、没有期限、一拖再拖,都是我的错。有人说,最糟糕的领导人就是他走了东西就垮了,就是在说我。这个问题躲不掉的,我现在就正要尝试把它修好,这不是简单的事,尤其是在退位后,没权利时做。团队精神就是这样,团队在个人之前,就算我毕业了,我的职责还在,但能不能修好,那就要看他们,因为不是我掌舵。
看完长篇大论缩减版的故事后,我还没说完。到底缺了什么?我接手的不是一个有良好传承的帝国(这样也很好,让我学了很多)。其实,在这里只是少了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动作,团队就会比较完整,传承也会比较容易。那是什么?我也是看了书才知道,真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书中,这东西叫荣誉典章!我在这里写一点,要知道更多就去买《The ABC's of Building a Business Team That Wins》,也有中文版。虽说是书名是商业团队,但荣誉典章除了也用在商业团队,也可以用在各个方面,例如家庭(婚姻不只是爱那么简单,家庭要共同经营)。荣誉典章在紧要关头时的效用最为明显。就如在战场,生死关头,高压的时候,荣誉典章就帮得上忙。通常人在高压力的情况下头脑就会当机,有时团队中就出现这种情况,各自做各自的或偏离了真正的目标而在原地打转,这样严重影响绩效。在普通的情况下,荣誉典章也是会告诉各位方向,其效果较不明显,不过至少有个方向。我们以自己的方式行事有时会闹出不愉快,与人不合等,但若我们绕着荣誉典章,就不会搞出这种事,我们有自己行事的空间,同时也顾及他人。想知道更多关于如何设立荣誉典章、如何让大家遵守荣誉典章、如何让人聚在一起,就去买《The ABC's of Building a Business Team That Wins》。
团队注重沟通、系统、现金流、产品/服务/成效、规则/法令、领导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