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0日星期六

有效行销的思维

之前的文章我说销售,现在来说说行销。

我们活在了大数据时代,所有的一举一动都被收集起来,其实并没有什么自由意识,都是让你觉得那是自由意识下的选择。除非你关掉手机,与世隔绝。

最近Facebook的算法老喜欢给我推送那些行销教学的广告,可能它发现了我喜欢看这些,或者那些人都target有在做广告的人,我看了形形色色的广告,或许也是我越看它越给我推。

在这些广告当中,真的是各门各派,各说各的好,如果你是要找一个来学,你都无从下手,除非你懂得分辨。

网络时代就是这样混沌的一个时代,对错非常不分明。

之前我在fb的帖文中提到,主要把它分成两大门派:
1. 品牌营销
2. 直效式营销(或叫直复式营销)

传统的电视广告、报章杂志大部分都是品牌营销。品牌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相当重要。

前阵子我和朋友聊到最近在我们这里新开的 IKEA,光是品牌效应就很值钱,各大报章和网络媒体纷纷报导,很多人都去打卡拍照,发在Facebook Instagram 微信朋友圈,这些都是免费的公关和营销,这就是这品牌的力量。

问题就在于品牌营销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品牌不是你说你自己好就行,必须别人也认同。当然不是全部人,但是至少在你的领域到达一个临界点。

大企业花非常多的钱、时间和精力在品牌营销上,像是体育比赛的赞助等等的,他们甚至会举办一些活动来宣传他们的品牌意识。

例如可口可乐:


这些的收益是在未来才能够回收的,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就超过了它所有工厂和所有硬体设备的总和,这也许你有所闻。


不过,中小型企业或者个体户在这方面就没这么大的资金去做这些,不然在还没看到收益之前就会面临财务上的困难,就算要做也是一小部分的预算去做,甚至很多都没做。

直效式不是新东西,这种行销的方式可以追朔到15世纪后期,以前大多都是用销售信的方式。网络的出现,令到直效式的行销方式更容易做,而且更加便宜。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非常方便计算收益,能够知道一块钱花出去可以赚几块钱回来,可以透过测试去找出最佳的方案。

行销的能力不是让你把很差的产品卖给别人,所以前提就是你的东西要好,你的东西不一定要是最好的,不一定是完美的,但至少是水平之上,然后之后再去完善。追求完美是永无止境的,等到完美才上线,那么你的产品永远不用上线了。不过,就算是好东西并不会自己销售自己,那你就要懂得销售,而行销就是用来辅助你的销售的方式。

直效式行销的第一步就是抓住别人的注意力,那就是靠标题和副标题,现在无论是影片行销还是以前用的纯文字行销,都是先用文字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不过,很多人为了吸引眼球,就去做和自己要给的提案无关的标题,想要骗取点击,这样做是没用的。当别人点进去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的时候,就会离开。这样并不能够建立信任感,所以也不能够成交。

越大金额的成交就需要越多的信任感、更强烈的购买欲望。欲望与恐惧是行销可以利用的情绪,情绪才会促成行动。我们的文案和提案中巧妙的运用就能大大提高成功率。

我们一般都会需要一段时间建立信任感,而在网络时代,别人只看了你一眼就走了。99%的潜在顾客都是这样,你一来就卖东西,别人就跑了。前几天看到一个广告说流量为王,流量不是王道,垃圾流量很便宜的,你需要我可以介绍给你,但是不会让你赚到钱。流量进来,必须是与你相关的受众,喜欢你的东西的人,不然钱肯定是白花的。

当我们抓到别人注意力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提供一个低门槛的提案,目的就是要让对方给你再次接触他的机会,电子邮件行销就是这么一回事,让你留下电邮地址,之后再给你更多的资讯,现在还可以用更多的方式例如WhatsApp等等的,每个时代都有新工具出现,但目的都是一样的。还有fb的广告的retargeting功能就是让你可以再次接触目标顾客,进而建立信任感。

让对方留下联系方式其实就是一种交易的货币,其实这已经是你的第一次的成交,但不是金钱上的交易,而是让对方给你机会再次接触他,而你必须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这时就可以过滤掉那些不愿意采取行动的“顾客”。如果连这一个动作都不愿意做,证明了他对你的东西并不感兴趣,更别说掏钱出来购买。

我最近做的电子书就是例子,我并不会随便给你没价值的东西来换取你的联系方式,因为这是一个能够让你进一步了解我的大好机会,也是建立信任感的好机会,所以我只会拿出有价值的东西。

就算不是成交大金额产品,建立与顾客的长期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关系是靠经营的,并不是靠广告轰炸的,顾客身边会有跟他类似的朋友,而这些人也有可能成为你的顾客。

当你提供足够的价值给对方,这时候你可以尝试提出收费的提案,进而可以帮助对方得到更好的结果,进一步解决他的问题。当顾客真正掏钱出来,信任感又提升了一个等级,而在得到你的产品服务之后,顾客或许会重复购买和购买你其他的方案。这才是真正赚钱的地方,因为你的行销成本几乎为零了,80%以上的利润都来自后端,所以别想蒙骗你的顾客,要赚钱需要的是长期的关系,顾客赚了,你才会赚。

更进阶的,可以把初次金钱成交的利润拿去杠杆行销的威力,目的就是放大后端的收益,这个是可以把竞争对手打得落花流水对方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的秘密武器。这一段看不懂没关系,因为以后有机会再谈。

看了这文章后,再看回之前的文章(https://leo1300177.blogspot.com/2019/03/blog-post_28.html),我说的那些陌生电话和在商场上堵人的做法,你就明白为什么那么做完全没有必要而且低效率又贵,因为你可以设计一套行销流程,把顾客过滤了,再给他们提供有用的资讯,再进一步提一个几乎无法拒绝的方案或者甚至你可以让顾客来找你,或者给你打电话。

每个行业都有稍微不一样的行销流程设计,但是大蓝图和反向是大致相同的。

2019年4月6日星期六

股票交易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做功课?

在市场上有人是一天到晚都在研究股票,有些还把报告给做出来,希望其他人也去购买那只股票,希望这样可以提升股价。就像以前我们念书时,很勤力做功课的人,而我比较喜欢抄功课(有时还会不做功课)。

有人连那家公司未来的业绩都预测出来,甚至做得比专业的股票分析师还要专业,分析得相当仔细。

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他们花很多时间去做非常深入的分析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只是短期交易的话,时间是能省则省


短期的交易,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系统化的方式来选股,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时间。


这就要讲到交易系统,到底什么是交易系统? 

交易系统就是一套交易规则,验证过或测试过是可以带来正向回报的,就是一个好的交易系统,只要跟着固定的模式去交易就能赚钱。

 有了交易系统,就无需再去问别人到底要买什么股票。

我经常收到询问或者我身边的朋友见到我就会问有什么股票可以买,他们其实要问投资的股票,那种买对了就可以赚钱的股票,但我现在在国内都是做短期交易,所以我并不能给他们任何的股,我给他们的话,他们很可能买高了,或者根本不懂得止损,也不懂得怎样take profit。

交易系统占了交易成功的10%左右的比重,头寸大小和风险管理占了30%左右,而交易心态占了其余的60%左右。 

我平均每天只花不到15分钟,有时甚至只是10分钟的事,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时间用得越来越少。

我在这里要推荐一本书,我也买了一些下来,我没买很多,如果有需要的可以购买,但只限马来西亚(其他国家请发电邮给我,我想看能不能安排)。这是一本关于交易的书,里头详细的说到如何测试系统/策略。

 这本书是的起源是交易大师理查德·丹尼斯和他的老朋友威廉·埃克哈特打赌,交易员是天生的还是可以经过训练的? 这作者就是在这其中一位被训练出来的最杰出的交易员。

这本书最重要的不是那个交易系统,而且那个系统未必适合你,也未必适合每一个市场。

我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主要调试交易员的心理,也就是最重要的那个6成。同样的一套交易系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全都取决于交易员的心态。这本书里说得相当详细。

人是会情绪化的,而且要是碰到挫折的时候,为了避免痛苦,会自我否定,会选择换一种方式,但对于再好的交易系统也会碰到连续亏损的情况。只要你交易得够长时间,就一定会碰到。连续十多次的亏损并不是所有人受得了,再加上错误的头寸大小会让你面对巨大的亏损。连续亏损会让他们怀疑交易系统是不是已经失效或者已经过时了。

这本书很适合一些接触了交易一段时间但不晓得交易系统是怎么一回事的人,或者想要更加系统化自己的交易策略,或者感觉到自己的交易不晓得为什么会亏损,都建议阅读。

购买链接,只限马来西亚,数量非常有限,售完为止,我也没打算花太多时间在这事上面:
http://bit.ly/2I1LDcQ

我前阵子也写了一本18页的电子书,如果你还没看过,可以点击这里免费获取:http://bit.ly/2FRoMNK

其实系统化思维也适合用在长期投资的股票上,我们只需要看报表上的数字就足够了,公司的员工和管理层会帮我们把公司顾好。我的电子书里也有稍微带过关于好公司的5个标准,未来我也可能写更多关于这些内容。我在美国的股票都属于长期持有型的,我并没有像他们那样做这么多功课,真正找到长期的投资,你也不需要经常做功课,做一次可以好多年了。

在这世上,并不是最勤力的人赚到最多钱的,比尔盖茨没有比你勤力很多亿倍。往往在学校功课非常好的人,都是替别人打工,帮别人赚钱的。往往赚到钱的人就是有点小聪明或者懂得把事情做成系统化的人。

有任何问题可以在FB私信我,我会尽快回复你(不会立即回复): m.me/ktesenblog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你喜欢销售吗?你喜欢被销售吗?

大部分的人一听到“销售”,就想到某个烦人的家伙,或是在逛商场时突然有个人叫住了你,却不是你的白马王子/白雪公主,而是问你要不要申请信用卡,或者要不要买某某东西。这也是我对销售的第一印象,我从来没想过要做销售,应该说是没人一出生就想做销售吧?或者没人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写说我的志愿是成为一名销售员。

不过,我们想要创造财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要懂得把东西卖出去,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

现在已经很少做door to door了,反而是在商场上堵你或者打陌生电话(cool calling),为什么这些行为都令人感到厌烦呢?因为这都是在妨碍你。这些都不是很好的策略。

原本你走在商场,突然有个人出现在你面前,问你要不要申请信用卡,你被打断了。

或者你在工作的时候,尤其是特别忙碌的时候,突然间有个陌生的电话进来,说某某银行打来的,然后跟你说了一大堆。

我碰过那种想要用话术蒙我,说我被银行选中,可以得到什么什么保障,还以为银行送我保险,我就打断他说的话,问一句要不要钱的,他说要,那就是卖保险,我说我不需要,他却紧咬不放,结果我直接挂电话,然后写投诉信给银行,叫他们不要再骚扰我!我不懂是谁教他的销售方式!

这些都是我们一般人认为的销售,但其实这些都是失败的例子。

如果是cool calling,怎么做比较好的?
第一步:如果能够,筛选call list,target比较高需求人群。
第二步:打去,首先简短介绍自己,从什么公司打来,专门解决什么问题,然后问对方有没有碰到某某问题。这一点最好是你预先掌握对方越多信息越好。如果对方不需要,只要说好的谢谢,果断找下一位,不要浪费时间。
第三步:如有需要,可以约面谈,可以提高转换率。或者在电话里说明解决方案/产品/服务。
最后才是促成和解答疑虑(如果有)。

不是一上来就只想要卖,就一直说一直说,所以就变成了骚扰电话,不是替顾客解决问题,也没找出顾客的需求。

不过我也说了,有更好、更高效的方法。用行销策略把前面的步骤自动化,连产品说明都可以自动化,可以省去销售人员培训的难度,你只需要培训成交员(closer),甚至完全不需要。

你可以用一种方式,先筛选和过滤掉一大堆不要的人,到关键的环节才去推一把,那就促成了销售,因为对方有了意愿才来找你的话,甚至已经了解你之后,那么整个立场就完全不一样。顾客看到你就是一个帮助他的人,而不是讨厌鬼。其实每个人都喜欢买东西,喜欢自由意识下的选择,而不是硬硬塞给他某个东西。

如果你的产品不是需要有人去讲解和应付特殊状况的,也不是高价的产品,可能连见顾客都没必要,直接网上或者电话里就可以成交。

用电话或者面对面的方式做lead generating,效率低而且转换率低,因为别人本来就没那个意愿,你会得到一大堆的No,而且我们在下意识的情况下就会选择拒绝。

“先生/小姐,请问要申请信用卡吗?我们的信用卡……”

“不需要,谢谢。”

有时候仅仅是自然反应。

透过行销的方式可以做lead generating的动作,然后让顾客更加了解你的公司、产品或服务,最后才是成交。成交是最后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成交,一切白做。

行销的流程设计,以后看我有机会再写。

2019年3月19日星期二

感谢各位,感恩有你,来自内心的声音

我回看了我以前的部落格留言,我才发现,其实很多的广告,原来eToro也曾花钱来找人轰炸我的部落格。那些垃圾留言,我一一都删了。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其实也有些留言我都没看到,真的感觉不好意思,感觉好像有点亏欠。有个留言还蛮令我感动的,好像透过文字可以触动别人的心灵,说我帮助了他想通了一些事情。之前也收过一封电邮询问我人生的方向,然后我跟他聊了一段,也好像令他想通了一些事。

以前我都是随性的写,以前很多人都会写部落格,部落格的时代也许已经过去了,但我还是会不定期的写一写,也当作人生的日记吧,有什么想要写就会写。

现在都变成了在社交媒体上用图说故事了,甚至拍vlog了,但文字留下的这些痕迹是现在的其他媒介无法取代的,无论是影片还是图片,都是不一样的。我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文字是通往内心的声音,当周遭的环境是安静的,只剩下那内心的声音,我有时候特别喜欢这种安静的感觉。我们的生活有时太过吵杂了,往往没那个时间静下来,好像怎样都要找点事做。

看回去,曾经那个稚嫩的我,好像有点害羞,但那些都是我。

我很久没写这种文章了,其实这也是我自己跟自己的对话。如果你是从以前就一路跟随着我的话,我想对你说,对不起,谢谢你。

2019年2月7日星期四

有钱就拥有一切吗?

平时,我都是写关于钱相关的文章,但今天想说一说另一个重要的“财富”,那就是健康。

健康就像空气,很多人都忽视,直到失去它。

首先,我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过我一向来并不完全相信任何的专家,尤其是健康这方面。医生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不过现代的医疗体系普遍存在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当利润和医疗体系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你很难说任何的资讯一定是好的。你可能会说,要不是现代医疗对疾病的控制,很多人早就死了,那也是没错的。

钱能买到健康吗?

很多人就算很有钱,但未必拥有健康。大把大把的钞票往医院里送,并不能买到健康,但是同样的事发生在没钱的人身上,那更是惨上加惨。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钱能够请到最好的医生,获得最好的治疗,那是很搞笑的谎言。很多名人,例如麦克杰克逊,你说他们没钱吗?美国医疗开销是世界之冠,但是健康水平并不理想,甚至输给很多比她落后的国家,而很多健康的标准都是美国制定的,这是不是很讽刺?他们认定健康的定义是人的平均寿命增加了,但千千万万的人是在痛苦中度过晚年,伴随他们的是药物和一大堆的医疗开销。

饮食金字塔

这样吃对吗?这图应该不陌生,以前我小学的课本上就是这样教的。这个是1992年,由美国农业部发出的饮食建议,而现在很多专家依然按照这个建议,美国人跟着这套建议,本来食物中还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全都变成了早晨吃燕麦或者谷粮,吃了结果从肥胖变成极度肥胖。(https://youtu.be/eREuZEdMAVo?list=WL&t=169),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病也逐年增加。

胖有错吗?

我自己曾经从胖子变成瘦子,再变成胖子。亲戚就会“关心”的问为什么又变胖了,这些话并不是关心。很多人把胖标签为缺乏自律或者吃太多导致的,他们搞错了,因为大家都这么认为。

我在大约两个月前开始改变饮食,现在正在朝着“瘦”的方向前进,按照一般的说法是已经瘦了十几公斤,但我并没这么在意这些数字,现在我并没有比以前饿,也没有吃比以前多,也根本不用意志去压抑什么,所以跟别人说的缺乏自律是没有关系的,我找到了复胖的根本原因,也找到了正确的饮食方式。什么叫均衡?肯定不是上面那张食物金字塔!

在现在的社会,按照“正常”的饮食法,你不会胖,可能是体质的问题,或者你拼命的压抑自己或者拼命的运动。如果你看到一个胖子而你是瘦子,请不要“关心”他,你并没有帮到什么忙,那不是他的错。

我们这里的人每天早餐吃什么?你去看那一碗一碗的面里头有什么?料越来越少,有些几乎只剩下面。这样吃不仅仅是胖不胖的问题,健康也会出问题。面和饭是非常高比例都是淀粉,淀粉吃下去转换成糖,糖份会快速进入血液,血糖就会飙升,身体会赶紧做出调整,分泌大量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由于速度太快,升得高也会降得很低,这时候身体为了你的生存,又分泌另一种荷尔蒙把血糖提上来,这一上一下就是导致大部分问题的主因。

等等!不可以这么吃!

之前有个人跟我说他不能够完全不吃饭和面,会头晕。或者有人说不可以不吃饭的,会没有力气。其实并没有极端到完全不可以吃,而如果你平时都是以这种食物为主食,那么直接不吃你身体肯定有不舒适的反应,因为糖是一个非常方便使用的能量来源,其次是蛋白质,最后才是油脂,因为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转换过程,而平时我们糖都吃得过剩的情况下,我们燃脂的机能并没那么活,这也是为什么要燃烧脂肪并不是少吃就可以了。我们要做的是调整比例,了解什么食物是淀粉高的食物,以及选择好的食物。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你身体并不会那么依赖糖,其实是可以几乎不吃糖/淀粉,这时候你可以选择,但是你要完全不吃也很难,大部分的食物都有,多或少罢了。我们并不需要去勉强做什么,至少我认为勉强是没有幸福的,我们活着是应该享受美食的。

你身体没有能量是会死亡的,这就是为什么低血糖比高血糖危险很多很多。糖就像枯叶,一点就着;蛋白质就像树枝;脂肪就像粗粗的树干。你平时烧的是糖,突然没了糖,为了你的生存,你的身体就会赶紧调动蛋白质来应急,如果来不及/不足,你就会晕,因为你的身体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我们身体是一个极度复杂的系统,我只是简单的转述。

脂肪是恶魔?

很多人害怕油脂,专家建议少吃,有些人就几乎没吃,这都是食物金字塔惹的祸。我们的细胞膜都是油脂做的,我们的脑的主要成分除了水,其次就是脂肪。没了脂肪,我们很多功能是不工作的,或者并不能完整的工作。

如果你到美国心脏病协会的网站,他们告诉你,饱和脂肪导致心血管疾病。很多权威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都是这样呼吁的,少吃饱和脂肪。你再去看现代人普遍饮食,你会发现饱和脂肪吃得特别少,甚至几乎没有,反而是吃含人造反式脂肪的植物油。心血管疾病的排名永远排在前面,尤其是心脏病。你停下来思考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胆固醇高的食物不可以多吃?

这件事在主流的医学界已经承认他们搞错了,但是很多人已经不敢吃蛋黄很多年了。膳食中的胆固醇和血液里的关系并不大。

LDL是坏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一般都被称之为“坏”胆固醇。首先,这个东西怎么来的?
LDL是我们肝脏制造出来的脂蛋白,用来携带胆固醇以便可以游走在血管里,因为胆固醇是油脂,油脂并不能够融于血液里,所以需要脂蛋白的帮助。你想想,为什么肝脏要制造一个不好的东西放进你的血液呢?我就留下这一个问题让你找答案吧。

要知道完整的饮食法,请查看这个YouTube频道,这是一位美国NTA认证的自然医学营养治疗师的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HiLKI3IDMeNqbcKfAu6rQ

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

我在多年前曾经从事保健品销售的工作,我接触到一位非常有钱的家庭,丈夫是一个三十多岁白手起家的成功生意人,但是心脏已经动过无数次的手术。在医院的时候甚至害怕到哭泣,不过一出院又乱吃一通。这是他自己搞出来的问题,没人可以帮到他。医生一次次的从鬼门关前把他拉回来,但是我只能祝福他,几乎无能为力。这真的不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

想要获得健康,并不是依赖医院或者医生,我们要为自己的健康负全责,而不是等要出了问题才期待医生可以妙手回春,医生能够帮助你应付紧急的情况,但是每天吃的食物必须是你自己去控制和学习。我们的细胞需要的是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并不是药物。